舍“小家”为“大家”!江北新区有支“逆风前行”的队伍

时间:2020-02-04 07:58

    “我报名、我报名……”这是珍珠路社区“我是一名党员”微信群不断回复的内容,大家接力填报自己的信息申请加入社区志愿者先锋队,短短半天时间,35名平均年龄近60岁党员志愿队就整装完成,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小区门口体温监测点值守、小区内巡逻,处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舍“小家”为“大家”!江北新区有支“逆风前行”的队伍

而这,只是新区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缩影。

▼▼▼

坚定,我要把防疫知识传遍整个社区!

     “勤洗手、戴口罩….”拿着宣传小喇叭在居民小区内巡逻就是志愿者张秉来的工作内容,“看到不带口罩的居民,我就把喇叭对准他”张师傅笑着说。

舍“小家”为“大家”!江北新区有支“逆风前行”的队伍

      其实张师傅的岗位原来只在一个小区,就这一个小区转一圈就要40分钟,但他坚持每天把辖区所有小区都跑了一遍,这样下来就是近3个小时,他说:”比我年纪大的多呢,我要把防疫知识传遍整个社区。”虽是寒冬,张师傅每天走下来都是汗流浃背。

坚持,再难也要做好社区工作者!

舍“小家”为“大家”!江北新区有支“逆风前行”的队伍

       疫情面前,还有这样的一个集体,他们坚守岗位、入户测温、组织号召,走在前,睡社区,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孟云,一个怀孕8个多月的准妈妈。本来安心在家,小心翼翼应该是她每天要记住的事,可是她不仅仅是一名准妈妈,更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疫情信息、记录疫情工作、正面宣传发声等等,她都认真完成,详细归档。江源,一位90后女孩。面对奶奶的离世,面对父母的操劳,依然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奶奶去世,难过;疫情防控,害怕。”带着这样的复杂的心情,每天奔波在自己的网格,从不抱怨,辛苦付出。

我是党员的儿子,我在防疫第一线

       近日,在扬子第一社区内,一位青年小伙子在抗疫第一线的身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位青年志愿者名叫徐凡颀,是苏州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他是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的。母亲朱美华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平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各类便民服务。由于母亲这几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与一线防疫,所以他主动申请加入到抗疫志愿者团队中来。

舍“小家”为“大家”!江北新区有支“逆风前行”的队伍

       劝导行人正确佩戴口罩、发放防疫知识一封信、小区门口协助登记、测量体温……在志愿者前辈和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徐凡颀的身影穿梭在社区的每个角落,用青春力量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社区环境。

       “只要一天不返校,我就加入到抗疫阻击战中一天。”徐凡颀说,“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党员,但我是党员的儿子,是一名青年团员,也是社区的一份子,我要积极参与基层防疫攻坚战,展现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把自己的“小家”放一边,把社区的“大家”放前面,这是一支“逆风前行”的队伍,这是一个勇往直前的集体,正是这些没有提到姓名的党员们,织就了一张无形的“防控网”!

(素材来源 | 顶山街道 大厂街道 编辑/张艳娟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