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区盘城街道"3+3+3"工作法 三个维度点"靓"人居环境

时间:2020-05-13 15:06

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工作成效,新区盘城街道立足自身实际,以社会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破题之道",总结提炼"3+3+3"工作法,"点、线、面"三维发力,推动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落在实处。

"三化同步"强化管理,做到"点""点"能落实。街道采用网格化、分类化、项目化的工作方式开展长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区域管理模式,搭建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格局。一是网格化管理。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条件,将全街9个社区划分为54个以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组成的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网格"点",厘清权责边界,明确管养责任。二是分类化管理。将各网格"点"内的美丽乡村、政务资源考察点等区域列为提升类村组,其他区域列为一般类村组,着重对提升类村组高质量、精细化管理。三是项目化管理。明确各网格长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网格内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包括对群众的引导宣传,对保洁员队伍、督导队伍的管理考核及与第三方单位、街道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等事宜,做到"点"上工作能落实。

"三措并举"提升环境,做到"线""线"有成果。街道结合人居环境现状,通过"线"上突破,将长效管理和专项管控有机结合,进一步补齐短板,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一是抓住"专项线"。在长效管理基础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按月排定"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对网格内积存垃圾、河道河岸垃圾、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卫生乱象进行清理,促使农村环境改善"立竿见影",扫除人居环境遗留"顽疾"。二是厘清"分界线"。通过公共空间分隔,明确公、私区域管理边界和居民责权,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居民承诺书,引导居民加强对个人空间环境卫生清整力度,做好"门前三包"。三是创新"分数线"。建立人居环境百分制积分管理考核办法,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全体村民作为积分对象,以正向加分、反向减分的方式实行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居民主动发力,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本低、易实施、受欢迎。

"三轮驱动"推动治理,做到"面""面"谋长效。街道以"导则驱动""制度驱动""队伍驱动"进一步夯实长效管理基础。一是制作一本《导则》形成"对照面",驱动长效管理标准化。结合人居环境实际,抽调专人形成工作小组,从七个方面拟定《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实施工作导则》,加强标准引领,形成工作参照,有序推进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实施。二是制定两套《办法》敲定"水平面",驱动长效管理制度化。经过全面梳理,制定《盘城街道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和《盘城街道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内容和考核任务的"水平面",指导社区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并逐一测算、明确长效管理各项工作预算资金。三是成立三支队伍打开"工作面",驱动长效管理秩序化。一支队伍强化组织协调。建立街道(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类资源,做好人居环境日常管控、专项治理;一支队伍确保任务落实。建立农村保洁员队伍,根据人口规模、劳动强度等给各网格合理配备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工作职责,制定奖惩措施;一支队伍做好监督检查。成立农村督导队伍,发挥党员、居民组长、居民代表作用,对网格内环境整治情况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健全问题发现反馈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各项措施落实落细、长久长效。

通讯员 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