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综合执法“一支队伍管到底”

时间:2020-11-30 07:38

自去年7月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针对城市治理中遇到的倚门出摊、车辆乱停乱放、张贴小广告传单、烟道排放影响附近居民和行人、装载物抛洒滴漏等一系列疑难杂症,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有场地有装备 硬件配备齐全

完善的执法保障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按照“执法装备专业化、人员保障标准化、经费拨付规范化”的目标,化解制约因素,寻求多方支持,确保执法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在办公场所方面,大队现有的5支中队分布在3处办公,分别位于原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街道1号楼和2号楼。按照“放得下,接得住”原则,下放执法权限,构建扁平化的综合执法联动模式,设置规范标志标识,办公设备齐全,有接待室、会议室、装备室等场所和独立执法车停车场,能够全面满足日常基本办公需求。随着去年10月份三批委托街道行使的行政处罚事项“下放”,街道建设城管案件处置中心,增设2个高清摄像设备,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将执法行为公开透明化。

除了完善的办公场所,大队的执法装备也有了保障。执法车辆和日常进行网格化巡查的车辆均统一了标志标识,90台执法记录仪,配发扩大到一线组长以上执法辅助人员,实时传输现场执法视频,每一起行政处罚案件按要求制作执法视频台账,保证每一起案件都有视频记录。现场执法、调查询问、送达文书等各阶段,通过视频音频记录,反映全程执法办案情况,保证管理、执法公开透明。大队还为现有的执法人员统一服装及标志标识,统一制作了“江北新区行政执法协管员上岗证”。

有队伍有网格 融合执法力量

环境污染、乱搭乱建等城市治理难题大部分存在于基层,过去街道“看得见,但管不了”,街道进行综合执法改革后,把基层看得见的很多问题都管住了。

大队结合体制机制改革,从厘清工作职责入手,制定了《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管理制度汇编》,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使规划建设工作机构设置合理、岗位清晰、流程规范、运转顺畅。充分提升下沉力,结合街道实际,以全要素综合网格为基础,将下沉人员充实到网格内,借助街道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实现“网格+网络”一张网治理。坚持精简、效能、便民原则,着力推动大厂街道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大厂街道共划有248个综合网格,综合执法大队对全部综合网格多次实地勘查,列出管理重点,将248个网格划分为4个大网格,每个大网格分为3个组,每个组对应两个社区,将城市管理、安全监管、市场监管、环保、环卫等人员,充分融合到综合网格内,作为网格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为网格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综合执法大队长全面负责推进城市治理网格工作,4大网格分别由综合执法大队的4名副大队长担任负责人,负责网格城市治理的组织、实施、协调、督办等,网格联系人负责带领城市管理、安全监管、市场监管、环保、环卫五支队伍的联络员和社区网格员对各类问题进行巡查管控和迅速处置。网格内的所有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网格下沉深度进一步加深,执法空间不断扩大。

有制度有规范 硬化保障举措

大队不折不扣执行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江北新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各项要求,强化法治建设。先后出台《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案件审理工作规范》《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一般案件办理规定》《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涉及委托街道处罚的一般程序处罚案件由中队班子成员、法制员、案件具体承办人员集体讨论后作出处罚决定并形成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记录附卷宗归档。

制定出台符合综合执法大队工作实际的“三项制度”,有效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录、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严格落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南京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应用指导意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积极推进“网上办案”系统运行,在大体量工作任务下,案件办理力度不减,案卷制作标准不降,规范各类专项执法工作流程、细化工作举措。执法人员坚持亮证执法,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用文明用语,规范填写行政执法文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使用统一的财政罚没收据,加强对暂扣物品的管理。对于各类行政执法案件,大队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简易程序实行2日内备案制度,一般程序实行逐级报批制度,确保各项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一支队伍’管全部,‘一专多能’管到底,让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快速处置。”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形象良好”的铁军队伍,为全面推进富有特色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有益的探讨,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高度融合、形成合力,高效解决居民诉求。

(责编:耿志超、唐璐璐)

来源:人民网江苏